破除“知识的诅咒”
【作者】网站采编
【关键词】
【摘要】不管是宣传活动也好,日常沟通交流也好,要确保真正有效,就必须注重技巧,努力打破“知识的诅咒”。 一介书生,两鬓染霜; 三余读书,四十有惑; 五味俱全,六根不净; 七言八
不管是宣传活动也好,日常沟通交流也好,要确保真正有效,就必须注重技巧,努力打破“知识的诅咒”。
一介书生,两鬓染霜;
三余读书,四十有惑;
五味俱全,六根不净;
七言八语,九行十业。
一年一度的“路政宣传月”落下了帷幕,倘若只看各单位报送的总结材料和相关新闻报道,此次宣传活动无疑又是声势浩大、有声有色、成绩斐然。但如果深究一下,在这轰轰烈烈的声势背后,是否真的成效显著,到底有多少人因此次活动增强了对公路的了解和理解,又有多少人真正就此提高了爱路护路意识?恐怕都要打个大大的问号。
这些怀疑并非毫无依据。如果大家关注一下各地公路(执法)部门发放的宣传单和悬挂的宣传标语,就可以窥斑知豹了。这些宣传标语大多生硬艰涩,有的是对公路管理部门提的要求,如“加强公路路政管理,依法保护路产路权”“依法管理公路,提高服务水平”等,公众看倒是能看懂,却想不通和自己有啥关系;有的过于专业严谨,如“禁止擅自在公路用地范围内设置非公路交通标志”“未经许可不得在公路建筑控制区内设置广告牌”“严禁超限运输,保护公路设施”等,说得倒是都对,但“公路用地”“非公路交通标志”“建筑控制区”“超限运输”这些专业概念,连行内许多不从事路政管理工作的同志都未必能搞清楚,何况路人甲乙丙丁?他们就算真看了,也不知道自己到底该怎么做。
这些生硬说教的宣传材料应该都是路政管理专业人士的“杰作”,不但反映了一些专业人员工作不“走心”,也是“知识的诅咒”的一种表现。
所谓“知识的诅咒”,就是当你知道某个信息、掌握某种知识之后,你就无法想象不知道这个信息、不掌握这种知识的人对此是如何看待的。
1990年,美国斯坦福大学研究生伊丽莎白·牛顿做了一项心理学研究:她让受试者分别扮演“击节者”和“听猜者”两类角色。击节者拿到一份列有25首著名曲目的清单,包括《祝你生日快乐》和美国国歌等耳熟能详的歌曲。每位击节者选取其中一首,然后在桌上把曲子的节奏敲出来,让听猜者猜是什么歌曲。结果,绝大部分听猜者都猜不出来,而击节者预估听猜者猜出的概率为50%。面对这样的结果,击节者都非常惊讶:自己敲打的节奏难道不是非常明显吗?这些听猜者怎么会这么愚蠢?美国知名行为心理学家奇普·希思将这种现象称为“知识的诅咒”。
在我们的工作生活中,这种现象其实非常普遍。比如说,你在辅导小孩学习时,有些题目你觉得非常简单,这个道理不是秃子头上的虱子——明摆着的吗?然而小孩子一脸懵懂,你肯定大为恼火。有时你为一个游客指路,“先左拐、后右拐、再直行300米”,自认为非常清晰明了,但对方还是似懂非懂,你心里就觉得“这家伙怎么这么笨啊”。正因为有了“知识的诅咒”,我们行业很多技术人员写的材料才会术语连篇,自说自话,难以说服和打动人。就拿很多路政员来说,他们在开展路政宣传时,总是机械地复述法条或生硬地朗读文件,以为公众听得进、听得懂,而实际上大家都是一头雾水,“左耳朵进右耳朵出”。
事实上,不管是宣传活动也好,日常沟通交流也好,要确保真正有效,就必须注重技巧,努力打破“知识的诅咒”。在思考方式上,要真正地做到换位思考,有一颗同理心,站在对方的立场上,表达自己的观点。语言上,要做到直接简练、浅显易懂,少“掉书袋”,少用专业术语。态度上,要尊重信息差,把受众当成“小白”,不要想当然地认为:这么简单的东西,别人肯定都知道。就拿这次防控新冠肺炎宣传来说,很多乡村的宣传标语言简意赅、通俗易懂、很接地气,不但让人印象深刻,也起到了很好的宣传效果。
财经作家沈帅波说过:“在中国,再众所周知的事情,都起码有一个亿的人不知道,而大多数时候,是十个亿的人都不知道。”对牛弹琴,肯定是弹琴人的错,牛听不懂,无可厚非。
不管是宣传活动也好,日常沟通交流也好,要确保真正有效,就必须注重技巧,努力打破“知识的诅咒”。一介书生,两鬓染霜;三余读书,四十有惑;五味俱全,六根不净;七言八语,九行十业。一年一度的“路政宣传月”落下了帷幕,倘若只看各单位报送的总结材料和相关新闻报道,此次宣传活动无疑又是声势浩大、有声有色、成绩斐然。但如果深究一下,在这轰轰烈烈的声势背后,是否真的成效显著,到底有多少人因此次活动增强了对公路的了解和理解,又有多少人真正就此提高了爱路护路意识?恐怕都要打个大大的问号。这些怀疑并非毫无依据。如果大家关注一下各地公路(执法)部门发放的宣传单和悬挂的宣传标语,就可以窥斑知豹了。这些宣传标语大多生硬艰涩,有的是对公路管理部门提的要求,如“加强公路路政管理,依法保护路产路权”“依法管理公路,提高服务水平”等,公众看倒是能看懂,却想不通和自己有啥关系;有的过于专业严谨,如“禁止擅自在公路用地范围内设置非公路交通标志”“未经许可不得在公路建筑控制区内设置广告牌”“严禁超限运输,保护公路设施”等,说得倒是都对,但“公路用地”“非公路交通标志”“建筑控制区”“超限运输”这些专业概念,连行内许多不从事路政管理工作的同志都未必能搞清楚,何况路人甲乙丙丁?他们就算真看了,也不知道自己到底该怎么做。这些生硬说教的宣传材料应该都是路政管理专业人士的“杰作”,不但反映了一些专业人员工作不“走心”,也是“知识的诅咒”的一种表现。所谓“知识的诅咒”,就是当你知道某个信息、掌握某种知识之后,你就无法想象不知道这个信息、不掌握这种知识的人对此是如何看待的。1990年,美国斯坦福大学研究生伊丽莎白·牛顿做了一项心理学研究:她让受试者分别扮演“击节者”和“听猜者”两类角色。击节者拿到一份列有25首著名曲目的清单,包括《祝你生日快乐》和美国国歌等耳熟能详的歌曲。每位击节者选取其中一首,然后在桌上把曲子的节奏敲出来,让听猜者猜是什么歌曲。结果,绝大部分听猜者都猜不出来,而击节者预估听猜者猜出的概率为50%。面对这样的结果,击节者都非常惊讶:自己敲打的节奏难道不是非常明显吗?这些听猜者怎么会这么愚蠢?美国知名行为心理学家奇普·希思将这种现象称为“知识的诅咒”。在我们的工作生活中,这种现象其实非常普遍。比如说,你在辅导小孩学习时,有些题目你觉得非常简单,这个道理不是秃子头上的虱子——明摆着的吗?然而小孩子一脸懵懂,你肯定大为恼火。有时你为一个游客指路,“先左拐、后右拐、再直行300米”,自认为非常清晰明了,但对方还是似懂非懂,你心里就觉得“这家伙怎么这么笨啊”。正因为有了“知识的诅咒”,我们行业很多技术人员写的材料才会术语连篇,自说自话,难以说服和打动人。就拿很多路政员来说,他们在开展路政宣传时,总是机械地复述法条或生硬地朗读文件,以为公众听得进、听得懂,而实际上大家都是一头雾水,“左耳朵进右耳朵出”。事实上,不管是宣传活动也好,日常沟通交流也好,要确保真正有效,就必须注重技巧,努力打破“知识的诅咒”。在思考方式上,要真正地做到换位思考,有一颗同理心,站在对方的立场上,表达自己的观点。语言上,要做到直接简练、浅显易懂,少“掉书袋”,少用专业术语。态度上,要尊重信息差,把受众当成“小白”,不要想当然地认为:这么简单的东西,别人肯定都知道。就拿这次防控新冠肺炎宣传来说,很多乡村的宣传标语言简意赅、通俗易懂、很接地气,不但让人印象深刻,也起到了很好的宣传效果。财经作家沈帅波说过:“在中国,再众所周知的事情,都起码有一个亿的人不知道,而大多数时候,是十个亿的人都不知道。”对牛弹琴,肯定是弹琴人的错,牛听不懂,无可厚非。
文章来源:《建筑知识》 网址: http://www.jzzszz.cn/qikandaodu/2021/0219/826.html
上一篇:建筑隔震设计相关问题探究
下一篇:员工知识共享行为的研究述评与未来展望