北京的建筑为什么总有个大屋顶
【作者】网站采编
【关键词】
【摘要】小编在评论区等着各位小主的回复哦 今天为大家带来不一样的精彩内容,希望各位看官给小编动手评论点赞喔!您的每一次评论点赞都会带来好运气喔! 走在北京老城区的街头,即便
小编在评论区等着各位小主的回复哦
今天为大家带来不一样的精彩内容,希望各位看官给小编动手评论点赞喔!您的每一次评论点赞都会带来好运气喔!
走在北京老城区的街头,即便没有踏足深宫大宅或胡同小院,也不难感受到古都的气息正扑面而来——许多重要的近现代建筑,无论高矮胖瘦,都顶着个中式「大屋顶」。
数千年的中国建筑史,都被北京的钢筋混凝土楼房顶在了头上。
这并非古老城市的普遍现象,在同为东亚古都的日本京都,新式建筑就很少会戴上仿古帽子,大屋顶属于真正的古建筑。
最初给西式楼房加上中式「大屋顶」的,并非中国人,而是不远万里来到中国的友好传教士。
民国初年的天主教教宗首任驻华专使刚桓毅,对此有直白表示:「建筑术对我们传教的人不只是美术问题,而实是吾人传教的一种方法。」
在他看来,和传教士穿长袍马褂留辫子一样,西式建筑在外观上尽量的本土化,能减少西方文化进入中国社会的阻力。
中式传统的木结构建筑所独有的大屋顶,不但区别于其他建筑体系,也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,很自然被来华的外国建筑师所采用。
20世纪以来大量教堂以及具有教会背景的学校、医院,都纷纷采用了西式建筑的结构、立面+中式大屋顶的建筑形式。
建于1907年的北京南沟沿救主堂和着中式服装的传教士贝如意姑娘
1921 年落成的北京协和医学堂新楼
这一时期,还只有西方传教士走本土化路线、尽量接地气,中国本土精英并不太看得上自家货色。
1895 年甲午战争战败之后,清廷上下积极提倡洋化。清末所有的衙署都建成了西洋风格,民间在1900年后建的商业铺面也都热衷西洋装饰。
中式传统民居更是被贬得一无是处。1905 年《汉口日报》一篇文章将中西住房做了一番对比称:(中国民居)入其室则黑暗世界;而西人洋楼高矗,窗闼洞开,足以收纳空气……比之华民住屋,真有天堂地狱之分。
这种情况并没有持续太久。中式民居虽然永堕「地狱」,但殿堂式建筑的「大屋顶」不久就时来运转,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,中国人在战火连天的欧洲面前重拾自信,社会精英们脱下西服,换回了长衫马褂(参见大象公会往期文章《怎样才能穿得像个人物》)。
中国人民的文化自信,很快刮到了建筑领域。
1930 年前后,国民政府定都南京后,在建筑上大力推崇「中国固有之形式」,给西式建筑增加中式大屋顶的重任,也就交到了中国建筑师手里。
直到抗战爆发前,国民政府主持修造了中山陵等一大批政府机关和公共事业建筑,大多都采用了西式建筑结构加「大屋顶」的形式。
文章来源:《建筑知识》 网址: http://www.jzzszz.cn/zonghexinwen/2021/0301/879.html